智能制造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政就业融合主题班会

发布者: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:2024-12-12浏览次数:34
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全面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的工作方案》《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》,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,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,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岗位、鼓励就业,促进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,12月6日,智能制造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一场“车间课堂”行走的思政就业融合主题班会。



召开主题班会,强化理论认同。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汪园超、葛家健和智能制造学院辅导员刘家铭3位老师,分别围绕“新质生产力政策解读”“我们身边的新质生产力”“大学生如何成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质人才”等专题思政课堂,带领学生认识和探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



参观实训工厂,开启沉浸体验。刘家铭老师带领同学们一同参观了智能制造学院莱茵科斯特“工业4.0教学工厂”,沉浸式体验身边的“新质生产力”,同学们了解到通过对高度自动化产线中机器人、工业视觉、RFID、MES等智能化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温湿度计的组装、打标、包装等过程,领会到新质生产力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作用。



参观双元展馆,赋能“新质”动力。汪园超、葛家健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我校双元制展示馆,深入了解我校双元制的发展历程、办学特色、荣誉成果等,进一步增强同学们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的荣誉感、使命感。



学在“新”,重在“质”,此次“车间课堂”思政班会活动内容生动鲜活,可感可知,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与认同,更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热情,坚定了对未来就业的信心。学院也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,拓宽实践教育平台,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前沿科技、了解产业发展动态的机会,引导学生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,提升就业竞争力,努力培养一批既具有深厚理论功底,又具备强大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(图文/刘家铭 审核/周玲余)